這是朱健炫攝影師於西元1980年代在台和煤礦場所攝。由於基隆河流域兩岸是平溪地區重要的煤田,因此許多礦場必須以吊橋協助礦車得以搬運至礦場與平溪鐵道車站或捨石山,所以昔日的平溪線上的眾多吊橋上擁有許多的礦車穿梭其中,形成強烈的三維空間搬運手法的產業地景呈現,也從中呈現出礦區的人們與自然環境互動下的礦業遺構與作業手段。
照片採垂直縱向取景,搭配17mm魚眼鏡頭,光圈採小光圈、深景深,被攝主體在關注礦工推者空車的身影,將其焦點集中在畫面下三分之一處,吊橋和軌道產生直線線條,引導觀者視線往遠方看去,得以明白環境的整體樣貌,礦工身影正推者空車產生視覺上的力道。天空雲彩及軌道的幾何區塊、魚眼鏡頭的畫面扭曲特性,讓吊橋與礦車的張力得以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