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山煤礦原住民礦工紀實-1

這照片由朱健炫攝影師拍攝於西元1980年代海山煤礦。場景在礦場事務所旁礦車軌道,等待礦工們進出坑道的時間。這位被攝者主角來自花東的原住民,平常木訥少話,朱攝影師常提供香菸給他培養交情。場景位於海山煤礦坑口處。一般來說礦場裡的工種相當多元,坑內就有掘進工、爆破工、機電工、管線工、改修工等,坑外還有選煤工、水洗工、隨車工等等,零零種種超過50項工種,是分工細密的行業。這原住民礦工擔任隨車員的職務,其工作範圍即跟隨礦車忙裡忙外。隨車員有許多日常工作,例如轉轍器調整時需要隨時注意礦車行徑路況,並注意煤屑有無掉落、枕木有沒有狀況、插梢有無插好。隨車員工作並無挖礦工或掘進工那樣辛苦,對於拍攝者也較不會發脾氣。

畫面採垂直縱向取景,搭配200mm長鏡頭,淺景深,並透過焦段差,產生背景模糊效果。照片並未強調人物神情,但值得注意的是礦工身上頭盔裝備及礦車操作台上的細節,是張擁有產業訊息的紀實圖像。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朱健炫
  • 撰寫者
    洪碧苓
  • 創作者
    朱健炫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8號11樓之2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