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照片由朱健炫攝影師拍攝於西元1980年代的海山煤礦,朱攝影師的礦場人物系列細膩紀錄了坑內外工人或繁忙或偷閒的情景,此照片就是位採煤礦工種的礦工。照片中被攝主體人物是20歲左右的阿美族年輕人,從頭頂的頭盔狀況可得知,這位採煤工已經交班完成準備下班,因為見不著頭頂配備的燈光和電池,表示這些物件已經歸還到管理室。採煤工種很容易沾染到高密度的粉塵,從被攝主體的臉部即可得知,口罩對他們來說根本就像配飾,因為灰塵太多,戴上去沒兩分鐘口罩就沾滿灰塵根本沒辦法呼吸。也因為長時間高壓高勞力密集,大多數礦工都有菸癮或嚼檳榔習慣,從人物嘴部牙齒可以略見端倪。礦工下工後總是心情比上工前來得輕鬆,雖然被煤碳或土石沾滿全身,但仍可從礦工們的笑容中體會出礦工所謂又活過一天之感受。因著礦場工作相當高風險,隨時都有意外發生的可能,照片中人物靦腆的微笑,大概也是慶幸還能活著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照片採用橫向水平取景,搭配200mm長鏡頭,採淺景深,強化主體與背景間的焦段差,凸顯人物臉部特徵。並將人物安置在畫面中間偏左,讓預留右半部空間,配合人物眼神視線延伸範圍,使照片視覺重量得以協調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