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傳承者潘烏吉

花蓮豐濱鄉新社部落的國寶級噶瑪蘭族耆老Ibay(潘烏吉)2019年1月25日清晨在睡夢中安詳離世,她是香蕉絲編織技藝的傳承者;花蓮縣文化局表示,十分惋惜。

94歲潘烏吉自小對織布熱愛,堅持用雙手補綴起傳統與未來間的斷裂,肩負噶瑪蘭傳統技藝香蕉絲編織工藝使命,數十年來教導部落婦女編織。花蓮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黃用斌表示,難過及惋惜聽到潘烏吉過世消息,她是縣內文化資產保存者,會向文化部申請相關慰問金,給予家屬協助。

根據文化局官網資料,噶瑪蘭香蕉絲編織被視為台灣珍貴文化資產,從砍割香蕉樹、剝開瓣膜分割成長條、生刮雜質、曬纖、分線、積接成連續長線、整經、織布到完成,都可以見到族人堅持與深厚技藝。香蕉絲編織工藝品除服飾、揹帶,具創新特質藝術性,更是噶瑪蘭族對於文化的承先啟後與智慧累積的表現,花蓮縣政府已登錄為「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

部落紀錄片導演潘朝成說,家屬今天先以傳統儀式祭拜,也考慮用噶瑪蘭族傳統儀式舉辦喪禮,告別式日期尚未確定。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副教授巴奈.母路曾做過潘烏吉的採訪,調查噶瑪蘭族喪禮、治病等文化,得知潘烏吉過世感到十分難過。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中央社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19/01/2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