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其南就任故宮院長提倡「故宮台灣化」

故宮新任院長陳其南2018年7月16日上任,他對故宮未來願景提出「故宮台灣化」的口號,北院仍延續前院長林正儀時期的新故宮計畫,故宮南院BOT解約後,未來不排除朝博物館群發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行院長交接,卸任院長林正儀交接給新任院長陳其南。下午陳其南舉辦媒體茶敘,學者出身的他,茶敘一開始先花了1個多小時,簡報他對故宮北部院區、南院的想法,講到他襯衫都濕透。陳其南表示,他從文建會主委退任後,有13年沒在公共場合現身,「心理壓力蠻大」。茶敘後,緊接著趕往嘉義故宮南院,上任第一天把北院、南院都訪視一遍。

陳其南認為要重新賦予故宮文物的意義,讓參觀者可以重新解碼。陳其南過去在台灣論述上就成一家之言,他不否認,未來要有一部分是希望讓本土主義者接受「故宮是台灣的」這種概念,「我要努力在『詮釋』上,讓爭議可以消除到某種程度。」

過去是陳其南學生的故宮副院長李靜慧也補充,所謂的「故宮台灣化」,以故宮鎮院之寶翠玉白菜為例,過去展示時只會著重在玉器雕琢的細緻,未來會希望研究員把歷史脈絡放在前面,從社會脈絡來解釋為何翠玉白菜會作為嫁妝?把展覽和社會情境緊密結合。

不過陳其南也提出一項看法,「大家會覺得故宮是北京故宮的分院」,在場記者雖然大多否認有這種看法,認為陳其南的說法無統計根據,但陳其南說,「這個議題一定會引起爭議,但開放大家討論。」他認為,故宮文物並非掠奪而來,即使參觀者不能透過故宮的文物認識台灣這塊土地,「但對古文明的重視,跟國家的意識無關。」陳其南表示,「台灣應該要接受東方最古老的中華文物,作為它的繼承者,我們在替世界人民保留世界資產,因為歷史轉折,變成是台灣人的責任。」

茶敘上陳其南也提出他對故宮北院、南院的期許,林正儀時期「新故宮計畫」通過,未來仍會繼續執行新故宮計畫。而剛解約的南院BOT案,他認為,「故宮南院還是要定義為亞洲博物館」,以「台灣是東亞地中海中心」的思考主軸,藉由增設博物館群的方式,為故宮南院帶來更多人潮。學者出身的他,對於文化商品化也有些疑慮,他表示,「故宮理論上不需要去做有的沒有的文創產品,故宮本身就是文化產業。」媒體也好奇,故宮未來是否會走回保守傳統,捨棄年輕化的行銷?陳其南說:「不會回到傳統方式,但傳統基礎不能放掉,也不能因為討年輕人喜歡,就把故宮變成遊樂園區,中間的平衡點是專業課題。」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鄭景雯
  • 貢獻者
  • 地點-名稱
    台灣
  • 時間起
    2018/07/1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