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放水燈:圓通寶殿(正殿)迴廊擺放的簑燈

這張照片是在正殿左側迴廊外,可看見準備使用的幡稈燈籠,共有12支,形似燈篙,招引孤魂跟隨燈籠指引前來領取食物及其他供品,以帶葉刺竹製作,下懸燈籠,每個燈籠分別寫上龍山寺傳統四大柱及民間祭祀團體,包括:龍山寺、晉水、武榮、螺陽、金晉興、金萬利、金德利、張德寶、西義堂、龍山商場等。

七月份是台灣傳統的鬼月,是祭拜陰間孤魂鬼魂的忙碌月份,龍山寺為祈福安境,整個月份舉辦許多重要的法會。每年農曆7月14日,龍山寺從早到晚進行一整日的祭祀儀式,包括:起(車藏)、拜五泉廟勇士、豎水燈排、遊行、晚間到水門外放水燈、謝(車藏)等。

這一天在龍山寺內也可以看到許多象徵中元傳統的祭祀物,像是紙旗、幡幔、醮壇、紙糊靈厝、翰林院、同歸所、五泉廟、寒林院、大士山、山神、大士爺、平安米、幡稈、引魂燈籠等等。佛寺在7月15這天所有僧眾果報功德圓滿之際,舉行「盂蘭盆會」,一般又稱座「蘭盆會」、「中元法會」等」,這是因為佛教相信在這一天供修者,褔報可增百倍,以迴向亡故父母在解脫輪迴,報答父母之恩。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適上
  • 貢獻者
    提供者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創作者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96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