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家簡文秀延續父親行善腳步投身公益,在舞台上展現數百場各類型音樂,參與40多個弱勢或公益團體募善款,獲兩岸四地「愛心獎」。她說,愛心不熄種福田,更為社會祥和盡力。在兩岸的許多公益場合都可聽見簡文秀嘹亮的歌聲,撫慰許多聽眾沉浸在悠揚的樂音。
回憶起踩在公益的道路,簡文秀敘述自己童年在宜蘭縣太平山長大,和原住民孩童一起生活,浸潤在原民的歌喉,小小的心靈埋下自己愛唱歌的種子。「或許,骨子裡早就存有行善的DNA,在宜蘭擔任里幹事的父親簡錦榮,鄉里間的善行深深影響我。」簡文秀娓娓道來,以往宜蘭羅東遇天災時,父親總是忙著協助貧病孤苦、捐棺濟世,深深的打動她幼小的心靈。她回憶7歲時,看見遭社會誤解、丟石頭歧視的罕見疾病兒童,當時,她就許願長大後要助人,深藏的秘密在她有能力後,逐漸實現願望。
簡文秀當過19年的國小音樂老師,以全額獎學金赴美國攻讀。「有任何的方式與機會都可助人,即使是熱烈的鼓掌,都會鼓舞人心。」在美國時,簡文秀和來自中國的舞蹈同學分享獎學金,緣分讓她有機會與中國大陸一流的交響樂團合作圓夢。
2018年底,她獲得兩岸四地的「愛心獎」,與慈善名模林志玲、「安寧舵手」陳榮基、昇恆昌創辦人江松樺在香港受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