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義邑藝意水墨動畫 嘉義城隍廟話點滴

嘉義城隍廟門神彩繪修復師李志上,為了讓年輕人了解嘉義城隍文化,與就讀台南藝術大學動畫研究所的呂孟儒合作,製作「義邑藝意」水墨動畫,2019年1月11日在嘉義城隍廟舉行發表會。

李志上表示,修護城隍廟的過程中,有一次與剪黏師傅訪談時,認識了正在學習剪黏的台南藝術大學學妹呂孟儒。就讀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的呂孟儒有水墨、動畫專長,讓他興起製作城隍水墨動畫的構想。

他說,要讓年輕一代認識嘉義城隍文化,製作動畫更能貼近年輕人,於是與呂孟儒商議,著手規劃創作短篇動畫「義邑藝意」,這4個字正代表嘉義、城池、民藝與獻意。李志上解釋說,「義」是諸羅縣民在林爽文事件時,協助官兵守護城池,後來由乾隆皇賜名為「嘉義」,以「嘉其義行」;「邑」是城池,指諸羅城;「藝」為民俗技藝,包括廟內的彩繪、雕刻、剪黏、匾額、交趾陶、石雕等藝術;「意」是指城隍文化的內涵與含意。

他說,人們的宗教信仰,總是用藝術敬獻,不論是靜態的工藝、動態的表演、莊重的儀式或生活美食,這次藉由動畫形式,以手繪水墨結合複合媒材,搭配民俗樂器,希望以新世代的「藝意」,讓觀眾了解這塊土地的歷史紀錄。設計水墨動畫的呂孟儒,今天也在城隍廟埕展出她設計的水墨動畫原稿。

嘉義城隍廟董事長賴永川指出,動畫由諸羅縣令周鍾瑄自掏腰包蓋城隍廟的故事開始,以文物、民俗角度切入,共分6集,先發表前3集「既有城池、必有城隍」、「有禍不成殃」與「眾神歸天」,後3集預計於農曆春節後推出。賴永川表示,感謝門神彩繪修復師李志上、動畫創作者呂孟儒的努力,以動畫詳細介紹從縣令周鍾瑄建廟、戴潮春事件、嘉南大旱災到日治時代的點滴,讓觀眾了解嘉義城隍廟為什麼還供奉媽祖及眾多神明。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江俊亮
  • 時間起
    2019/01/1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