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文化局2018年12月舉辦「劃出火光爍爍的台灣年代-懷舊火柴盒收藏展」,展出前基隆市消防局長唐鎮宇的收藏,由於他的父親曾任職火柴公司,唐鎮宇收集許多舊時火柴盒,他戲稱「老爸生柴,兒子救財」。現場展出120多件藝術品,火柴盒上印有各種飯店、旅社、公共食堂、客運等廣告,而展出的火柴盒都是唐鎮宇多年來的收藏。
唐鎮宇致詞說,日本戰敗後,父親唐坤跟著團隊來台接收台灣火柴公司,但當初日本撤退時並未留下火柴配製相關資料,父親透過實驗並逐一編號,尋找適合製作火柴的木材和化學配方,現場也展示父親當年的手稿。
台灣最興盛時期有68家火柴工廠,自從打火機問世後,民國76年起火柴工廠就逐漸沒落,到了民國80幾年,台灣就連火柴工廠設置辦法都廢止了。
這場展覽也透過火柴盒上的圖案廣告,試圖還原基隆街廓舊場景。策展人王毓淞表示,當初在正濱漁港附近一家咖啡廳商討策展時,老闆好奇上前欣賞,看見其中一個印有「國際大旅社」火柴盒,便與他分享傳聞喜劇泰斗許不了,當初為了躲避黑道強迫拍片,曾經逃到這間國際大旅社躲藏,只是前往火柴盒上印的地址踏查發現現址已是一片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