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井倉庫化身記憶倉庫 展出400件珍貴史料

歷經2年搬移重組與修復,三井倉庫化身「西區記憶倉庫」,將於2018年11月開幕;1樓以虛擬實境科技為主軸,2樓則展出400多件珍貴史料和文物,帶領觀眾重回倉庫創建時的歷史時空。

台北市政府於2012年公告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為歷史建築。市長柯文哲上任後,變更國定古蹟北門周邊為廣場用地,配合路型調整,位於北門周邊的三井倉庫經決議移置保存,搬移到原址旁約50公尺重組。

三井倉庫2樓文件展策展人、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張崑振指出,文件展目的在重塑1913年三井倉庫創建時,北門、台北驛、北門驛、台北工場、撫台街洋樓、郵便局等建築的歷史地景意象。這次特展有4大史料首度亮相,包括日本三井提供當年史料、協助三井倉庫正名的過程;1908年「鐵道部台北工場」部分遺構原件文物;1926年「台灣日日新報」記者隨行拍攝三井高層來台視察事業概況的紀錄片;還有經史料考證重建的1913年第2代台北驛(台北車站)、第1代台北郵便電信局(台北郵局)原貌模型。

柯文哲10月31日出席三井倉庫開幕典禮,由台灣三井物產公司董事長大橋悟致贈柯文哲「授權書」,同意市府無償使用日本時代舊三井物產的歷史文件。柯文哲致詞表示,三井倉庫是少數保留三井集團菱形商標的建築物,感謝三井物產提供很多第一手資料,讓這次展覽在文化及歷史脈絡上更加鮮明。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裴禛
  • 時間起
    2018/10/3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