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果陀劇場成立30年,在推出戲劇作品外,長年也透過藝術投入社會公益,針對60歲以上銀髮族執行「活化歷史」課程;在30週年之際,他們發動群眾募資,要將這門課程推廣到全台各地。
「活化歷史」課程是美國紐約的銀髮族福利機構ESTA(EldersSharetheArts)所設計的,專屬銀髮族的藝術創造力課程。藉著銀髮族的生命故事分享,加乘戲劇專業的學習,進一步再拉進孩子加入,開啟跨世代的對話。果陀推出「祖孫牽手˙玩美城鄉-30家鄉認養活動」,以群眾線上募資方式,為每個地方的專案募資新台幣50萬元的啟動基金,預計在全台完成30個跨世代交流活動。讓兩代人有機會對話、了解,是果陀劇場執行長林靈玉最初推動「活化歷史」的初衷。
在記者會上,她也分享自己與長輩相處的故事,他說從小被阿嬤帶大、是隔代教養的孩子,「這樣的活動,是想讓大家知道,自己是來得及為曾經長大的地方或曾相處過的人,留下那個地方的生命記憶,也讓孩子參與到他們來不及參與到的故事」。在記者會現場,已經加入「活化歷史」課程13年、高齡91歲的陶子奶奶(楊振宜)也現身演出片段,她笑說,多年來說故事、排戲一點都不累人,因為每一次都很高興。
果陀表示,認養活動只要任一地區的專案籌款達標後,就會在半年內開始進行三個階段的活動,每個階段準備期為2個月。其中,分為第一階段的長者故事班、第二階段的跨世代交流活動,及第三階段的生命故事。第一階段透過戲劇呈現長者的生命故事,第二階段帶領長者進入校園,縮短世代隔閡,第三階段,將由專業導演編導,讓長者與孩子攜手演出源自生活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