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龍山寺立寺迄今歷經近三百年變化,從原本的泉州移民原鄉的佛教正統觀音佛祖信仰,隨著台灣歷來政治統治階層的更替,以及民間生活信仰與風俗的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逐漸演化成為三教合一的儒、釋、道寺廟,並且融入民間信仰文化,成為台灣本地獨特的宗教信仰樣貌,寺廟內各殿奉祀的神明趨向多元化發展,分屬於不同的信仰體系,最後卻能融為一體集為大成,神尊眾多可見一斑。在後殿中所奉祀的神明均屬道教系統。照片為後殿聖母殿右側關帝殿內的主祀神明「關聖帝君」,也就是歷史上以義薄雲天、忠肝義膽為人景仰的武聖關公,歷代君王均加封神號。關聖帝君為道教所奉祀的五文昌之一,分別是文昌帝君、大魁帝君、朱衣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皆為知書達義的讀書人,因此認為其具有護持文運之神能,為士人學子敬拜的對象。此外,關聖帝君由於在世時精通理財,故商界人士也奉為事業守護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