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2016年,圖中廖阿嬤正在開放的廚房空間烹煮著機關庫遊子的返鄉料裡。礦業曾為三貂嶺帶來繁榮,昔日運煤的平溪線鐵道火車維修廠就在三貂嶺,當地人都稱之為「機關庫」,因此許多鐵路局員工就因為這層關係而落居於三貂嶺。直到礦業沒落、機關庫不復存在,這群鐵路員工家庭舉家搬遷離開三貂嶺,但往日的生活記憶不斷召喚遊子返鄉。過往的遺跡不再,但聚落裡的老人們總會為這些返鄉遊子保留食物的記憶。當機關庫聯誼會成員回鄉時,總有著可隨時移動的廚房等著他們,就是一個烘爐、一個大鐵鍋和爐架、鍋鏟組合成的廚房,這個廚房曾經在昔日的洗煤場、當地的碩仁國小的圖書室旁廣場、 廖阿嬤家的青楓樹旁民宅等地移動,烹煮著屬於三貂嶺的菜餚味道,聯繫著過去、現在居民和遊子,他們也開始共同在聚集中思索著三貂嶺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