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後龍鎮龍坑里的百年大湖小/黃屋伯公祠,迷彩造型的外觀為其最大特色。伯公祠鄰近台1線南下的福祿壽園區,由園區對向小路往南,沿南勢溪支流續行約750公尺,看到左邊BB彈生存遊戲訓練基地後,往右側上坡即抵達。
祠主體為磚造敷水泥,面朝東南方的單間小祠,天公爐在中,金爐在左前;燕脊屋頂中間裝飾葫蘆,屋面四行瓦筒兩有垂脊造型,屋頂噴塗粉紅底色,加黃、灰黑色圓形迷彩;屋身採象牙白底色。額枋「福德祠」,門聯噴紅色漆字。屋側噴塗黃、粉紅和灰黑迷彩;祠門聯「福佑地成金,德配四方財」,龕壁橫批「如在其上」,龕壁聯「福源蔭土地,德配佑人家」。
依據地方居民「黃增煌」口述:「當地舊名十班坑,我們稱它為『大湖小伯公』。伯公是我曾祖父製作的,因近年附近土地租做BB彈生存遊戲練習場,我幫伯公噴上迷彩,比較符合年輕人氣息。早期十班坑山的住戶進出都需渡河,大水時民眾必須拉繩索渡河進出,幸虧有伯公保佑,多年來都平安無事。」因伯公相當靈驗,附近住戶、練習場業者和玩家都會拜伯公,長年香火不斷。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