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民國70年代時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剛開始投入製茶試驗時使用的自動式綠茶揉捻機。
綠茶的製作於炒菁之後便須進入揉捻的作業,揉捻是藉由外力使茶葉捲曲,並使茶葉內細胞組織破壞,汁液流出附著於茶芽表面,以便沖泡時可溶分容易溶出,加強茶湯的滋味與香氣。一般幼嫩茶菁揉捻時間宜短,若時間過久或壓力過大容易使茶末增加,色澤變暗灰,若茶菁原料粗老,可延長時間與增加重力,促使條索緊結,容易包裝與貯存。
自動式綠茶揉捻機是搭配自動綠茶炒菁機所設計,於自動炒菁機炒菁完成後卸料再藉由輸送帶運送至揉捻機進行揉捻工作,中央的控制臺可控制揉捻的時間,可大量快速的完成綠茶揉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