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喜喪孝簾長揹帶的使用方式

此長揹帶來自於民國83(1994)年苗栗南庄鄉大南埔劉姓老婦的喜喪孝簾,由於大紅色有避邪、擋煞之意,早期相信將孝簾做成長揹帶可使嬰兒乖巧平安。此長揹帶為一條數百公分長的布條,材質以耐洗的材質為主,不具彈性,是「揹兒帶」組成之一,具有揹負、包裹嬰兒功能。古早閩客地區的揹兒帶是由「長揹帶」和「蒙被」組成,天氣熱時只以長揹帶繫著,天氣冷時再覆一件蒙被保暖,為婦女方便做事時,可以將嬰兒揹負在身上。

長揹帶綁法依據嬰兒大小及使用需求,自古演化至今有多種綁法,大致分為前揹、後揹、側揹、懷掛等綁法,剛出生的嬰兒頸椎還未發育完全,通常會以包裹的方式固定住頭部,嬰兒長大一些後,除了後揹外也會採用側揹和懷掛的方式揹負嬰兒。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綺甄
  • 創作者
    劉綺甄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