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幼木茶園,以雜草抑制蓆敷蓋行間,花生殼敷蓋茶數植溝,全面防治幼木茶園雜草之情景。
茶樹為多年生作物,自幼木種植後至冠面完全覆蓋地面之成型成木園,約3至4年時間。在此期間,茶園土面裸露比例很高,易滋生雜草,因此最常面臨到的田間管理工作為除草,尤其目前管理者大多採用人工除草方式。加上臺灣高溫、多雨氣候,雜草生長速快,尤以夏季,常造成茶農田間管理費用不少支出,特別在茶樹幼木期。
為減少幼木田間雜草問題,施行地面敷蓋是有效的解決方法。而敷蓋材料可分有機類,如花生殼、稻草;另一為無機類,如不織布、塑膠質材料,這兩類材料經田間試驗,以有機材料對茶樹較好,其原因為有機材腐爛後可提供茶樹土壤養分,尤以花生殼可提供鉀肥,可增加茶葉品質。另外,有機材料也具有減少水分蒸發及改良土壤物理性功能。但有機質敷蓋物取得不易,因此經常在行間使用可多年或重複使用之雜草抑制蓆,茶樹周圍使用一年一換的植物性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