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雨水回收系統與偏鄉聚落的社會意涵

雨水回收系統與偏鄉聚落的社會意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雨水回收系統與偏鄉聚落的社會意涵

照片拍攝於2012年,這是沿續2011年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在三貂嶺改造碩仁國小廢校區空間後,所發展的雨水回收系統藝術再現的展出。藝術家在國小建置了雨水回收系統,並建立告示牌解說了回收系統的裝置原理,這項裝置彰顯偏鄉聚落生活的社會意涵。三貂嶺聚落位於基隆河畔,聚落家戶的管線多是自接山泉水或是簡易自來水,遇上大雨或枯水期時免不了有用水缺水的問題,因此家戶的大水箱成為重要的儲水依據。然而簡易的自來水管線架設往往也掌握在最基層管理者里長的手上,當地方友紛爭時更免不了有缺水的疑慮。雨水回收系統試過藝術方式再現村落生活用水的現實景象,也反思可能解決的方案。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張蕙雯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