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技術移轉~臺茶18號紅茶拼配技術

跟技術移轉~臺茶18號紅茶拼配技術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技術移轉~臺茶18號紅茶拼配技術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技術移轉~臺茶18號紅茶拼配技術

圖為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黃正宗分場長對生產者解說臺茶18號紅茶為基底之併堆(併配)原則與配方。

茶葉品質極易受茶菁、天氣、人為因素之影響,因此不像工業產品,在一定製程與製造環境下,可以獲得均一之品質。因此,商用茶葉一定要經過併堆,才能夠維持商品長期的品質穩定度。

臺茶18號為日月潭紅茶之重要代表品種,單一茶農所生產的茶葉品質,在季節間差異極大,而在同一季節內,會受茶菁品質、天候與製造流程掌握之影響,品質變動也相當驚人。以往茶農依照季節與批次販售茶葉,但總是高品質者銷售一空,品質較差者則乏人問津。因此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於2018-9年(民國107-8年)間,開發臺茶18號之併堆技術。本技術包含臺茶18號品質穩定之併堆技術,以及以臺茶18號特殊的薄荷肉桂的香氣與濃郁的收斂口感,依等級和比例進行併堆(俗稱拼配)基底紅茶配方,業者運用基底紅茶配方可調製開發各項商用紅茶,可實際應用於市場。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蔡政信
貢獻者
時間起
2020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