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拍攝於民國48(1959)年的苗栗市西山,大概是現今苗栗市的文聖里、文山里、福麗里一帶。稻草稈在客家話稱為「禾稈」,照片中人物背後的三角狀物體是用稻草稈堆疊到一半的「稈棚」,是農民為了不浪費物資,用以保存稻草的方法。
早期稻穀採收後留下的稻稈用途廣泛,可作為牛隻食物、燃料、建材或作物覆蓋物,農民於是堆置稈棚以便保存稻草。搭設稈棚的方法,必須先將曬乾的稻稈紮成一綑綑,再累積成堆。稻草堆砌有賴農民相互配合,經過整地、鋪地磚、拋稈、堆砌與夯實等工序才能協力完成一座稻草堆。據地方耆老回憶,堆稈棚要先樹立一個筆直的軸心,再從軸心向外呈同心圓狀擺放、堆高稻草束。堆得好的稈棚即使最上面不加蓋也不會滲水進去,能延長稻草保存期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