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無錢好買看過願

這張照片拍攝於民國50(1961)年,地點是苗栗市建功國校操場。有個小販牽著腳踏車賣冰。以往曾有俗諺說,若要有錢,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1960年代,枝仔冰的價格從2到5角都有,平民百姓都會買來吃,生意很好。綿綿冰以往是秤斤賣,遇到廟會或農忙割稻子,客人一次就會買走一整桶冰。

據耆老回憶,早期在批發冰棒店外會有好幾台載著木箱的腳踏車等著搶「冰貨」。腳踏車後的木箱內其實還有個小木箱,2箱之間的夾層塞滿用來保溫的木屑和鹽,而小木箱才是存放冰棒的地方,還得用棉布蓋好不讓冰棒吹到風。買到批發來的冰棒後,冰販載至周邊鄉里沿路兜售,每位冰販都有自己一套固定的販售路線。當時最原味的冰是只加糖水的清冰,後來陸續有紅豆、花生、綠豆等口味。早期牛奶屬於奢侈品,一開始冰棒不加牛奶,直到1970到1980年代才陸續有奶製的枝仔冰。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苗栗歷史老照片」網站(今已關閉),2004。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邱德雲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