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以『終身學習』、『社區深耕』、『公共參與』為辦學理念及校務發展主軸,期以學術生活化、知識在地化,營造全新且多元的終身學習社會。透過如斯的辦學理念,結合社區資源與人力,營造社區居民共學平台。透過講座建立學員與社大討論及對話的空間,在對話的過程中,尖銳與包容並行,讓與會者能從講座參與的過程中尋找不一樣的公民社會的想像。
105年協辦沙鹿區公所『一區一特色-天賜瑰寶‧湧入沙轆』活動,透過湧泉種子師資培訓及湧泉小旅行認識鹿寮獨有的湧泉資源;踏查大井湧泉,大井湧泉歷史悠久、泉水清澈,當地婦女常聚集在湧泉出口處洗衣,是在氣候變遷下更顯珍貴的水資源。
沙鹿區鹿寮、鹿峰一帶由於受到大肚山地層的壓迫作用,附近地區湧泉相當豐沛。鹿寮大井湧泉周邊經科博館調查,擁有存在於約400~1000前的鹿寮遺址,湧泉清澈,社區媽媽一如往常的蹲在水畔洗衣聊天,附近民眾會來這裡取水喝,湧泉生活是社區的日常,重要的事、神聖的事、難解決的事都在這裡討論,湧泉是社區的言論平台,也是社區重要的水源命脈。
107年度辦理『湧泉種子師資培訓』,從「認識海線傳統民居與宗教建築」、「大肚山遺址源遠流長」及「大肚山水資源與聚落變遷」三場講座,探討水資源分佈造成的聚落變遷軌跡圖。認識鹿寮遺址及水資源與聚落變遷的關連性;藉由湧泉生態調查在地水道的生態,製作鹿寮里湧泉水地圖,守護湧泉資源,藉由探查鹿寮湧泉與遺址,了解先民的生活軌跡,並希望永續保存當地珍貴人文資產。實踐湧泉「生態聚落復育」與「人文空間活化」。本次研習活動共計91人次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