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台北市文區興隆路二段88號
二、從軍法局到臨時公園
在1963年的台北市舊航測影像圖上,就有國防部軍法局在景美落腳,當時四周都是農田圍繞,前有尚未拓寬的興隆路。在1969年版地形圖上,軍法局北側有萬盛二邨、西側有勝利新邨,東側和南側都還是農地未開發,軍區北臨興隆路有萬盛溪由北往南流經,東側有一支流接至興隆公園地泥濘滯水池。地當初建築物的配置與2017年搬遷前幾乎完全一樣,是斜屋頂的平房建築,幾十年來從未改建過。
此基地稱為國防部的「萬隆東營區」,面積將近1公頃,過去五十多年來為軍法局駐地,後更名為軍法司。2017年底軍法司撤出,市政府拆除地上建築物,闢為簡易臨時公園:「萬隆東營區綠園地」,2018年5月21日開放使用,營造都市綠洲及休憩空間。園區現有兩個羽球場和中庭休憩區,每天開放時段為上午5時至晚間9時。
三、從臨時公園到社福園地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原先計劃將臨時公園打造成食物銀行和公共住宅,但前者因擔心吸引街友,遭里民反對,後者則因用地屬社會福利用地,而且台北市和新北市政府所有權各佔50%,蓋公宅需要辦有償撥用增加難度,最終決定因應高齡化、少子化趨勢,並提供文山區在地福利設施,將此地打造成世代共融的社福園地:「萬隆東營區社會福利設施」。園地設有住宿型長照機構(含全日型及日間照顧中心)、社區復健中心、庇護工作場所、雙老家園、老人服務中心、婦女服務據點、身障照顧與托嬰中心、幼兒園、兒童遊憩設施等,預計2022年完成啟用。
此多元性的社福旗艦園區,可望成為台北未來推動地區型社會福利園區的典範。而基地從軍事用地轉型為社會福利設施用地,符合社會趨勢與里民期待,亦可望成為景美地區基地活化的成功案例。
地圖來源:台北市都市發展局網站「台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民國58年版及106年版地形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