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磘溝是中永和的天然界河,1950年代後因人口激增、快速都市化,都市計畫形同虛設,導致瓦磘溝屢見淹水問題,整治工程也成公私部門持續關注的問題。
根據《中央日報》民國74年6月15日報導,標題「整治瓦磘溝土地問題亟待解決」,指出當時瓦磘溝面臨的淹水問題、整治工程延宕的原因、以及緊急的疏浚措施,「瓦磘溝整治工程因土地未取得而無法繼續施工,但今年颱風季節即將來臨,為免屆時在中永和交界處造成淹水,台北縣長林豐正昨日撥款五三零餘萬元立即進行溝內淤積汙泥疏濬工程,以確保附近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當時的林豐正縣長認為,瓦磘溝歷年來水患嚴重的原因,大多由於溝內淤塞、水流緩慢所致,在整治工程尚未繼續施工之前,緊急撥款來進行疏濬工程是必要措施。林縣長也向民眾呼籲「不要再往瓦磘溝內丟棄垃圾,造成河道堵塞,影響水流。」
而後,針對瓦磘溝的整治計畫,隨著附近住民陸續增加,受到省府、地方政府、附近居民與其他地方團體的關注,土地取得的難題也在整治瓦磘溝的討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