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酷夏夜食堂

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師生長期關注大肚山的生態保育議題,104年吳金樹老師帶領社大師生在台中都會公園旁,進行大肚山傳統農作復育計畫,選定三番-番麥(策略作物)、番黍(古早種高粱,台語音為ㄏㄨㄢ ㄙㄟˋ)及番稻(秫米陸稻,台語音為ㄗㄚ' ㄚˋ)為大肚山傳統農作復育計畫的三大作物。但因降雨量不足,栽種的作物收成欠佳,我們開始思考在極端不穩定的氣候下,社區能否提供安全的用水與糧食,是需要更多的關心與實踐。

2017年師生在大肚山用友善環境的無毒農法種植土豆,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耕作,大家一起學習與認識先民的田野生活文化,以及居民對土地友善的利用與回饋大自然的恩賜。


花生在大肚山叫做土豆,榨的油有個很古老的名字叫火油。此次透過土豆收成、體驗及榨油手作,認識大肚山的環境與文化,並完成人生第一瓶手作食用油。無毒花生採收榨油,因為每一顆花生都是心血,榨油後的豆粕,仍具營養價值,所以我們發起了全食物料理活動,以不浪費的立場鼓勵大家發揮創意,每個人的創意發想集結成『酷夏夜食堂~全花生創意料理』,有著最短的食物里程及最愛惜食物的創意料理。並舉辦大山食光分享會徹底實踐。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