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未知。農民在農事最繁忙的時刻就近在農田旁享用食膳。在新一期水稻分秧前,農民得開始著手整地,準備新一期稻作的插秧、播種。水稻開始種植以前需要先行整地,整地的流程依序是犁田、耙田、耖田以及打碌碡,犁田是將富含養分的土壤從地底下掘出;耙田及耖田的過程則是將翻出的土壤打散(剛掘出的土壤通常會結塊),耙田是粗略地攪散土壤,耖田則是進一步將土壤打散的更加細碎,同時讓土壤與水混合,使土壤呈泥濘狀;打碌碡則是讓農地變得平坦。經由這四個步驟,水田的土壤將變得泥濘狀且平坦,這便是水稻最適合生長的環境。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