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張妙祝──雲林溪掀蓋第二期工程的公民監督力量

雲林溪源自古坑東和,流經斗六市區,於大北勢匯入虎尾溪,雖非壯闊大川,卻是見證歷史的城市之河,歷史上也可見許多與雲林溪相關的史料與記憶,不失為觀察斗六地區發展的側記。

2017年6月,雲林溪掀蓋的第一期工程幾乎完工,這時才發現河道周遭的老房子將面臨拆除的威脅。妙祝小姐以文化資產的角度觀看這件事情,認為一個工程必須要保留過去與現在交流的空間,而非一味的拆除或建設,而公部門也應該要對受其影響的居民進行人道關懷。至此,大家才驚覺掀蓋工程的規劃不夠完善,因此透過山線社大協助,一同參與了第二期設計的說明會。

在第二期工程的說明會中,妙祝小姐與聯盟夥伴參與者共同表達了希望就算周邊居民需要拆遷,也必須將故事留在當地的期待。並且希望能夠將文化資產融入到後續規劃的景觀當中,而不是河川歸河川,周邊環境歸周邊環境。

也正是因為這次的說明會,不管是斗六太平大街協會、雲科大文資系、山線社大、哲學星期五-雲林及雲林縣田野文化協會等公民團體都相當積極且熱忱參與,故此 形成了一股跨域合作的公民力量。

(妙祝老師為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講師,且她自幼時便是雲林溪流域周圍的住戶,十分關心在地環境、文史,透過與妙祝老師的訪談,挖掘雲林溪更多的故事!)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莉婷、林品中
  • 創作者
    林品中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20/01/0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