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台灣解嚴之後,1990年代成為台灣民主改革的重要時期,當時李登輝甫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民選總統,也是蔣氏父子執政35年後,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一方面政治圈激起省籍紛爭,一方面民間改革開放的聲浪也日漸高漲。當時國民黨已經分裂出新黨,而民進黨為首的黨外勢力已經漸趨整合完成,政治對立衝突升高,情勢變幻莫測,因此1994年12月3日的選舉,成為族群勢力的保衛戰,選情之激烈可想見一斑。同時該次選舉是歷來第一次全臺的一級行政區首長同時普選,包括首次臺灣省省長直選,以及升格為直轄市後首次的臺北市市長及高雄市市長選舉,都在同一天投票,因此競選期內勢如水火,尤其當時台北市長候選人的陳水扁與趙少康,因為代表族群的議題在選舉中激化,選情非常緊張激烈。當時身兼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必須扛起選舉成敗的責任,因此在競選期間為黨內候選人站台在所難免。在民主化的風潮中,龍山寺的廟埕成為黨外群眾集結、競選講演的重要空間,來此造勢拉票自不可免,圖為1994年11月4日李登輝帶著黨內市議員候選人邱國昌、朱孟庠等人來龍山寺拜票,在擠滿民眾的廟埕上,李登輝和民眾開心地握手講話,背後襯著三川殿華麗細緻的屋頂,這樣的畫面也是龍山寺的經典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