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農曆七月十五日祖師廳內禮祖的祭品、紙錢

農曆七月十五日為臺灣社會重要的民俗節日,這日又稱為「中元節」,源自道教三官大帝信仰中的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虛大帝聖誕,佛教稱這日為「佛歡喜日」,這日舉辦盂蘭盆會,「盂蘭」中文意譯作倒懸,指餓鬼之苦有如被倒掛著,「盆」意指設齋的缽具,「盂蘭盆」即為救倒懸之意,源自印度的僧侶在雨季進入結夏,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停止結夏,人們在這日以缽盛裝各式供物齋僧,仰仗僧眾力以救護餓鬼之苦,又以齋僧的功德報答父母慈恩,乃至超度七世父母,因而稱為「盂蘭盆」。

艋舺龍山寺每年照例於農曆七月初一豎燈篙,農曆七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啟建「中元盂蘭盆勝會」,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辦瑜伽焰口施食,這日中午在艋舺龍山寺的祖師廳內禮祖。艋舺龍山寺在鼓樓下方設置祖師廳,室內供奉艋舺龍山寺歷代已故主持的牌位,人們為感懷這些已故住持對艋舺龍山寺的付出,尊奉為歷代祖師,農曆七月十五日是漢人社會祭祖的日子,因而艋舺龍山寺在這日祭拜歷代祖師,照片所拍攝的即是禮祖所準備的祭品。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靖委
  • 貢獻者
    提供者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創作者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99/08/2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