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初一臺灣民間俗稱為「鬼門開」,艋舺龍山寺每年照例於農曆七月初一於寺前豎立燈篙,所豎的燈篙又名為普度燈,作用是藉由燈的光明導引群靈尋得法會之所,是群靈來到艋舺龍山寺的指標,使群靈在艋舺龍山寺聽經聞法、接受施食賑濟。
普度燈於農曆七月初一經過「豎燈篙」儀式後正式豎立,豎立時間長達一個月,豎立期間於每日夜晚放光,普度燈下方設置香案桌,至農曆七月最後一日經過「謝燈篙」儀式,儀式結束後才撤除普度燈與香案桌。
照片可見到的普度燈立於寺前左側(龍邊),整組普度燈分成兩部分,竹竿與旗斗為一組,竹梢、斗笠、燈籠為一組,竹篙上為旗斗,斗內各插四枝三角旗,竹篙上架著尾端帶有竹葉的竹子,竹子上綁著斗笠與燈籠,燈籠上書「觀音佛祖」、「慶讚中元」。
照片所拍攝的普度燈型式與近年有所不同,竹篙與旗斗已改為金屬製,終年豎立於寺前,僅在農曆七月懸掛燈具,普度燈後改豎立於寺前右側(虎邊),而原位置則改懸掛寶幢,自民國93年起改為懸掛七盞燈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