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龍山寺每年照例於農曆七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啟建「中元盂蘭盆勝會」,法會的儀軌安排於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辦瑜伽焰口施食,前一日的農曆七月十四日晚間放水燈,放水燈是在水中施放燈具,藉由燈具在水面上漂流,燈光照映引來水中的孤魂,而岸邊豎立高聳的水燈排,放光指引孤魂尋得上岸之處,前往艋舺龍山寺參加隔日的瑜伽焰口施食。臺灣北部的民間社會格外重視放水燈,艋舺龍山寺董監事會與各祭祀團體為了施放水燈,組成龐大的隊伍,隊伍浩浩蕩蕩從艋舺龍山寺出發,沿路行經艋舺地藏王廟、艋舺清水巖等廟宇,隊伍繞行萬華街頭前往淡水河畔。
照片拍攝在艋舺龍山寺前埕豎立水燈排,水燈排的製作是以竹子或木頭作為中柱,中柱上將竹子或木柴作方格狀排列,每格懸掛一盞燈籠,如今水燈排的製作已由金屬架取代竹子或木柴,由早期的人力肩扛、豎立,改成將水燈排架在貨車上以吊掛桿作升降。
照片可見韋馱幡的影像,幡的製作是將幡綁在竹竿上,幡面書寫「唵南無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菩薩」,豎幡是要祈請韋馱尊天菩薩前來守護壇場,韋馱幡豎立於艋舺龍山寺右前(虎邊),近年舉辦的中元盂蘭盆勝會則調整位置,改將韋馱幡立於前埕左前(龍邊),韋馱幡下方架設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