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艋舺地藏王廟超薦法會:糊紙普度山近照

艋舺龍山寺每年照例於農曆七月底,為期七日在艋舺地藏王廟啟建超薦法會,法會最後一日舉辦瑜伽焰口施食,這日在艋舺地藏王廟的前埕陳設普度山、翰林院、同歸所。

普度山又稱大士山、觀音山、普陀巖,艋舺地藏王廟超薦法會的普度山比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的普度山,在尺寸、造型、內容上都較精簡,超薦法會的普度山在山體上配置觀世音菩薩、金童、玉女、面燃大士、山神、土地公,展現觀世音菩薩在普陀巖講經說法,祈願孤魂滯魄同登靈山法筵。

照片拍攝普度山的觀世音菩薩糊紙神像前方為面燃大士糊紙神像,面燃大士或名面燃鬼王,俗稱為大士爺,佛經講述觀世音菩薩化身成面燃鬼王,以鬼怪的形象示現給阿難尊者,因而阿難尊者向釋迦牟尼佛請示如何向餓鬼施食,此即是瑜伽焰口施食的由來,瑜伽焰口施食的「焰口」二字即指的是面燃鬼王,因為面燃鬼王是觀音的化身,於是尊稱面燃為大士。

普度山上的面燃大士與山神、土地公並列,這三位神祇職司守護壇場,排列鎮守使萬類邪魔不得侵犯法會,並請面燃大士主持分食,使前來享用人間佳餚的亡魂不會搶無食物。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靖委
  • 貢獻者
    提供者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創作者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99/09/0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