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龍山寺每年照例於農曆七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啟建「中元盂蘭盆勝會」,法會期間在三川門正門前方擺放糊紙普度山、山神、土地公。普度山、翰林院、同歸所皆為糊紙,普度山又稱大士山、觀音山、普陀巖,山體上配置觀世音菩薩、面燃大士、唐三藏師徒等神偶,綜合了靈山說法與引魂歸西兩項題材,靈山說法表現觀世音菩薩在普陀巖講經說法,祈願孤魂滯魄同登靈山法筵,引魂歸西表現唐三藏師徒向西天取經,隱含群靈順利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之意。山神表現紅面壯年男性模樣;土地公表現老翁模樣,山神與土地公皆作立姿不帶坐騎,山神與土地神為護衛法會壇場的護法神.兩尊神像配置於普度山旁。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於農曆七月十二日進行發表,由艋舺龍山寺已故住持釋慧印(1935-2004)主法,儀式先在圓通寶殿誦唸表文,之後前往三川門將普度山、山神、土地公糊紙神像開光,開光過程分成數個儀節,分別是上香、灑淨、開光、上供,照片拍攝釋慧印雙手合十站於普度山旁,艋舺龍山寺董監事會、祭祀團體等跟拜的人員依序前往普度山前的香案上香祭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