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艋舺地藏王廟農曆七月初一普度法會:糊紙面燃大士神像

農曆七月初一臺灣民間俗稱為「鬼門開」,艋舺地藏王廟照例舉辦普度法會,法會為期二日,農曆六月最後一日舉辦發表,接著在農曆七月初一舉辦瑜伽焰口施食,法會陳設三尊糊紙神像,分別是中間為面燃大士,左側為山神,右側為土地公。三尊糊紙神像於農曆六月最後一日供奉於艋舺地藏王廟的步口,位在中門前方,神像的臉部朝向寺外,農曆七月初一下午為了進行瑜伽焰口施食,在艋舺地藏王廟的中門內設置法座,三尊糊紙神像改移至前埕供奉,神像的臉部朝向艋舺地藏王廟,照片所拍攝的是三尊糊紙神像當中的面燃大士神像,從所陳設的位置、臉部所朝方向,顯示照片是在農曆七月初一所拍攝。

面燃大士俗稱為大士爺,佛經講述面燃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世音菩薩被尊稱為「大士」,於是尊稱面燃為大士,臺灣本土佛教經懺僧於主持一晝夜規模以上的法會時,會在法會現場陳設面燃大士、山神、土地公的糊紙神像,禮請這三位神祇職司守護壇場,排列鎮守使萬類邪魔不得侵犯法會。艋舺地藏王廟安奉的面燃大士糊紙神像為站姿,造型承襲佛經對面燃形象的描述,並加入糊紙師傅的想像,表現出精怪的造型,口吐焰火,頭頂站著觀世音菩薩,左手持「慶讚中元」三角旗,右手握鈴。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靖委
  • 貢獻者
    提供者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創作者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99/08/1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