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末,因太平洋戰爭需求,重工業進駐松山,一直到光復後,基隆河沿岸鐵工廠、鑄鐵廠與松山飛機場的噪音,連番叫陣般此起彼落。整個塔塔悠因松山機場而實施禁建,造成這個地區建設落後;而由於地租便宜,一些污染性高的違章工廠紛紛遷入,讓已淤塞、污染的基隆河更加苦不堪言。
台泥台北預拌混凝土廠位於台北市基隆路一段,市民大道南側,成立於民國31年8月,見證台灣光復、台灣經濟起飛到如今的歷史軌跡,歷經76個年頭。
從松山區歷年工廠數的統計可以得知,在民國六十九年(1980)時,工廠家數達到409的頂峰,之後開始滑落,尤其到民國八十年(1991)以後,工廠家數已不足百,九十二年(2002)開始從10家跌落個位數,九十七年(2008)底的統計數字顯示,僅餘的7家工廠分別為食品加工廠1家、成衣廠1家、印刷廠2家、藥廠1家、電腦製造廠1家,以及電力設備製造廠1家,可以顯現出本區的經濟已經跳脫工廠製造業的型態,轉向另一個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