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口十三庄各區還是以松山媽祖廟附近最為繁華,而南港仔庄則相對比較純樸。錫口十三庄各區還是以松山媽祖廟附近最為繁華,而南港仔庄則相對比較純樸。而被稱為南港仔或大坑的舊庄,在清代晚期有個重要的轉戾點,那就是包種茶在這一地區的興起。由於1873年,臺灣與福建貿易極盛的烏龍茶因為出產過剩,導致部分洋行停止購買。當時台北的茶行茶葉堆積如山。因此福建同安吳福元在1881年來臺灣改為經營包種茶。包種茶的市場是中國大陸與南洋,並不威脅原先福建茶商的歐洲市場,加上洋行也不經營包種茶。這使得包種茶有良好的市場區隔。南港、內湖和松山五分埔 一帶的平地土壤都不肥沃,農地生產的收成有限。其中五分埔的情況最慘,在清代常有農人謾罵當地為不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