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劉辰旦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劉辰旦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

劉辰旦生於1937年,出身台南地主家庭,戰後因三七五減租而家道中落。讀台南高商時喜歡運動、熱愛健美,但因反抗教官制度而遭受處罰,差點畢不了業。當時因為厭惡國民黨,想著哪天要偷開飛機離開台灣,於是去考空軍飛行員,他視力、體格都好,兩次都考上。後來因為父親不同意他從軍,飛行夢只好作罷改考大學,考上台大法律系夜間部。讀了之後發現志趣不合便入伍服役,在空降部隊擔任傘兵,並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

退伍後,劉辰旦在屏東工作,經常與在台北上班的大姊通信,信中暢聊政治時事,後來因信件遭情治單位檢查,劉辰旦被保護管束。此時,他也常回台南,與好友在自家的「正義書樓」聚會,籌組中國統一黨,並認為只靠台灣人的力量不夠,應聯合有相似理念的外省籍人士。中國統一黨的標誌是個風車,受德國納粹啟發,因為他們認為德國納粹的效率與執行率乃全世界政黨最佳。當時為了推翻國民黨想了許多方法,後來謝聰敏說他可以從美國那裡取得TNT炸藥,劉辰旦便說如果謝聰敏確實拿得到,那他就出人來做這件事。

1971年劉辰旦被捕,曾被關押在警總保安總處地下室及調查局六張犁留置室,特務要他承認台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以及台北花旗銀行爆炸案是他做的,遭受殘酷刑求。劉辰旦一直遭到秘密監禁,直到1972年2月底才移送軍法處景美看守所。除了劉辰旦之外,同案尚有謝聰敏與李敖,消息傳到海外引起救援運動。劉辰旦初審被判15年,他不服上訴改判8年6個月。還沒判決前,劉辰旦受同房難友吳錦江的影響,開始接觸並研究書畫,他在這時期畫了四、五百張畫作為寄託。

1976年11月獲減刑出獄。劉辰旦在工作之餘寄情水墨畫,曾舉辦多次個展,國家人權博物館亦曾為他舉辦個展。曾受嚴刑逼供的劉辰旦說,為了合理化判決書而透過刑求得來的內容,若是想要還原歷史卻沒有答辯狀,那所謂還原歷史都是假的。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創作者
國家人權博物館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