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開發計畫頻繁,大肚山原生植物棲地嚴重被破壞,原始森林已消失近百年。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師生有鑑於大肚山長年乾旱少雨,適合食草動物愛吃的灌木、草叢生長;有刺植物可以減少水分散失,在乾旱氣候區有明顯的競爭力;再加上大黍草、香澤蘭等外來種植物紛紛入侵廢耕農園與保安林,造成生態劣化,師生長期進行在地植物調查、推動大肚山原生植物復育,希望能為大肚山生物多樣年性保育工作努力。
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
芸香科降真香屬,小喬木至灌木型態。全世界主要分布於熱帶海岸,台灣主要零星分布於北部海岸,然在大肚山卻有接近純林的優勢生長,是大肚山森林的優勢樹種,常與狗花椒、刺葉桂櫻、狗骨仔組成,也因此造就了大肚山的森林結構與台灣各地低海拔的森林結構有著明顯的差異。大肚山居民則稱本種植物為山油柑,然與台灣作為園林作物山油柑(大戟科油柑屬),是完全不同的植物,顯示出中文的植物名稱其實常會造成溝通上的困擾。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南大肚山,是全台灣目前最優勢族群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