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艋舺龍山寺前殿廟埕與天際線(2)-三川殿

照片為民國70年代中期前之樣貌,兩側寺外已可見三、四層以上新式公寓樓房。戰後40年代中期,西園路一段開始往南逐步拓寬,至60年代初政府推動萬大計畫後,本地遺存之清代與日治時期遺風傳統建築大多已改建。現今龍山寺周邊高樓林立,龍山寺後方淨空的天際線已不復見,都更建案方興未艾,未來龍山寺已難再有如此簡單迷人的樣貌。

這張照片攝影家以寬廣鏡頭視角觀看龍山寺廟埕,尋常小人物穿梭其間,零星閒散,瀰漫一股緩慢自在的在地生活感,與今日觀光人潮大相逕庭。日治時期,龍山寺一帶舊名「龍山寺町」,寺前廣場設有香燭販賣部,因露天商販聚集,形成天然市集,故在地人稱廟埕前廣州街一帶為「露店」。民國58年,龍山寺於開闊廟埕上新建山門牌樓、周邊圍牆以及景觀水池。

李釣綸為台灣首位運用組合攝影創作之攝影家,使用多張照片完整描述單一主題或事件,為李釣綸獨特的攝影風格。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適上
  • 貢獻者
    提供者
    夏綠原國際有限公司
  • 創作者
    李釣綸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