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河岸生活(3)-河邊洗衣

台灣前輩攝影家李火增攝影作品,照片中為未全面築堤的淡水河岸,河流幅員廣闊,人河共生。婦女河邊洗衣亦為早期常見生活樣貌。此系列連作拍攝於1939年,紀錄淡水河生活場景,在地理、社會型態與人文生活上,具有珍貴時代紀錄意義。

淡水河為台北盆地發展的母河、孕育文明的發源地,淡水河流域上、中、下游沿岸無數古老河口聚落,皆引領著城市發展重要歷史;艋舺,是僅次於新莊,為台北最早發展、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清代街庄,故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為北台第一大城。龍山寺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為艋舺最早寺廟,也是台北移民開墾史上最重要的一頁,其族群信仰生活與地方治理中心的確立,奠定了早期漢人社會的發展型態,艋舺成為台北發源之始。

日本殖民時代,出身於大稻埕的著名寫真家李火增,為全台僅22名取得「臺灣總督府登錄寫真家」資格的台籍攝影家。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適上
  • 貢獻者
    提供者
    夏綠原國際有限公司
  • 創作者
    李火增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3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