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出身於大稻埕的著名寫真家李火增,為全台僅22名取得「臺灣總督府登錄寫真家」資格的台籍攝影家。西元1941年(昭和16年),年方29歲的李火增在艋舺龍山寺拍下了一系列的人物寫真與人文紀實攝影作品。艋舺龍山寺建廟初為莊嚴佛寺,遵循佛法教化;然而隨著社會演進,政治與民間信仰潮流的各種影響下,日人治台時期曾為天台宗布教所,今日則是儒釋道三位一體的多神廟宇。攝影除了紀錄社會實況,在時代變遷下,也呈現了龍山寺祭祀空間的改變與民眾祭祀行為及信仰演變的關係。龍山寺第一進的三川殿,現今主祀為三寶佛,即為佛教中所指佛、法、僧的象徵,中位為創教本師釋迦牟尼佛,左右分別為藥師如來與南無阿彌陀佛。
在這組照片中,則可見當時三川殿供奉神祇為韋馱菩薩與伽藍菩薩,是佛教寺院中重要的兩大護法尊者,信眾同樣以香火虔心敬拜的熱絡情景。
本圖為韋馱菩薩,為寺院護法神,又稱「韋馱天」,相傳為婆羅門教中的天神,一說為佛教四大天王三十二將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