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艋舺龍山寺當代建築之美(8)

台灣攝影家周鑫泉,1929年出生於湖北武漢,1949年隨兄長來臺,警察學校畢業後,在台南市警局擔任員警十餘年,因刑案鑑識工作意外接觸攝影,從此引發興趣,從暗房基礎開始學習,後負責警政署警光雜誌攝影與編採工作,加入攝影學會,以追求紀實的堅定信念走向寫實之路。周鑫泉工作之餘經常揹起相機拍攝人文寫實與農村生活,作品屢獲肯定,一生培育攝影人才,推動攝影發展。他曾先後參加兩個當時台灣最重要的攝影團體,一是著眼人文紀實的「台灣省攝影學會」,參加者多為本省人;另一個是以郎靜山為首的畫意派「中國攝影學會」,成員以大陸遷臺同好為主,鍾情麗景山河藉以抒情。周鑫泉雖來到異鄉,卻深受台灣風土所感,四處走訪鄉土素材。

台灣民間傳統廟宇向來都是攝影家無法割愛的拍攝題材,如艋舺龍山寺,或是照片中幽靜的廟宇後巷,肩挑菜擔而過的婦人背影,充滿人文流動的歷史記憶,成為世代傳頌土地最美的瑰寶。

此圖攝於1970年代。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適上
  • 貢獻者
    提供者
    夏綠原國際有限公司
  • 創作者
    周鑫泉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