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財神宮

民國八十七(1998)年時,創辦人古文城是北巡武德宮的筆生。在武德宮服務三年,與財神結緣。在偶然的機會中,有友人從大陸四川引進一尊手工做的流金銅雕,鑄作的年代是在明代,距今已有三百八十多年。號稱全世界最大的武財神趙公明像。古文城被這尊神像深深的感應及吸引,常在夢中出現。經過六年的遊說和懇求,這位友人方才答應以高價出讓,古文城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獲得這尊神像。

創辦人古文城和幾位友人共同將其安座在北投關渡。開光參拜,神威顯赫,非常靈驗。三十天內就正偏財全賜,購金尊及裝修款全部支清。並在事業上庇佑每一件來求的事件,都能順利完成,而且還可以進財。一時聲名傳開,許多人慕名慕名而來,也都得到滿意的庇佑。

在一次的武財神的降示中,強烈的要求在場的信眾,不要太自私,要發揮愛心,濟助更多的人。要求遷到比較靠近臺北市區的地方,讓市區的社會大眾賢德人士前來參拜。古文城和眾家信徒們遵照神明的指示,遷到現址,設立籌備處。並於民國九十六年(2007)農曆5月初五日到高雄燕巢的「一炁化三清凌霄寶殿」領受宮匾,奉玉皇大帝及小王爺聖諭,頒賜宮名為「臺北財神宮」。並於丁亥年(2007)農曆6月18日見天臺領旨晉座,開始濟世問事。古文城表示,「果然神威顯赫,大批善信蜂湧參拜,無論在事業、病痛、求財等方面都能順利如願。其間又經年代新聞專訪報導,得到更熱烈的迴響,更被譽為房屋仲介的財神。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資料詮釋作者:臺北市松山區公所暨松山社區大學《松山區志》編撰團隊(主編撰:松山社區大學校長蔡素貞博士)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