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所藏日治時期昭和15年(1940)〈山地茶園開發助成事業概要〉複寫本,計28頁。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曾於昭和15(1940)年11月將該文以〈山地茶園開發助成事業の概要〉為題,發表在《臺灣農會報》第2卷第11號中,本分場所藏之複寫本內容與該文部分相同。另外,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古澤悌次亦在同年12月《臺灣之茶業》第23卷第5號〈「アツサム」種茶園開發助成に就て〉說明此項政策。
昭和15年(1940)因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鑑於臺灣紅茶總輸出量中,小葉種紅茶佔45﹪,但其品質不及大葉種之阿薩姆紅茶,乃提出「山坡地茶園開發助成事業概要」,預計在臺灣中南部及東部海拔超過1,000尺(約300公尺)以上山區擴大種植阿薩姆茶樹之計畫。
然而此項紅茶助成事業推動3年之後,因受戰爭影響而於昭和17 年(1942)中止,但日後也奠定戰後臺灣紅茶發展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