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未知。農民們乘坐臺車在農地裡移動。臺車是一種興建速度快,成本低廉的交通建設,在道路交通尚未完善的區域是適宜的交通手段,於20世紀初期盛行臺灣,直至戰後為止仍可見臺車的蹤跡,不過隨著道路建設的完備以及石油車的普及,臺車便被淘汰掉,今日在烏來雖仍可乘坐臺車,但現今的臺車早已與最初始的臺車截然不同。臺車最一開始主要是用於物資的運送,使用人力從後方推動臺車的移動,而後才逐漸轉為載送人員,最早期載送的人員主要是政府官員或是臺車所有權公司的高層(早年會有公司出錢自己鋪設臺車鐵軌用以快速搬運物料,像是林業、礦業、茶業等),當產業轉型朝向觀光業發展時,臺車載送的對象也轉變為觀光客。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