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拍攝於民國60(1971)年的苗栗公館鄉。以前農民為了降低田裡農作遭受風雨而被損耗的可能,利用稻稈做成屏風,客語稱為「稈屏」,將「稈屏」鋪設在田裡替作物遮風避雨。此畫面便是幾位農民合作「打稈屏」,就是編製「稈屏」以備拿去田裡使用。
稻稈在客家話稱為禾稈,禾稈可以編織成蓆子,稱作稈蓆或稈屏,早期當作植物的防風圍籬。禾稈在育苗時鋪在泥地上,能保留土壤水份,也能防止雜草過度生長,最後禾稈爛了則作肥料。除了農事用途,禾稈做草鞋、茶壽、 補破掉的屋頂也是常有的事。克難的時候禾稈還能派上用場,比方冬天,牛沒有草吃以禾稈做乾糧,有些窮人家直接鋪禾桿做床鋪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