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份文件為民國86年時所繪製的新平溪煤礦「施工計畫圖」,圖中所記錄的礦坑位置分布在台北縣平溪鄉十分寮石底、瑞芳鎮鱳魚坑與基隆市暖暖區東勢坑,本文件分為坑道平面圖與新平溪煤礦通風略圖。從坑道平面圖可以發現礦坑內部以坑木作為支撐坑道的主要三節支撐,坑木以相思木作為材料。坑內採煤時若遇到高落型的落磐現象則必須建構井字支架,以作為支撐採坑內壁體的結構。其後的文件則是在片巷的礦脈處採煤,故從相關坑道示意圖顯示,三通是從主道或片巷斜切出的坑道。煤巷所開採出的煤炭在透過傳輸帶送至礦車裝填,並由主坑道送出坑外處置。第二張風坑的圖面中,顯示新平溪煤礦地下礦坑的排風坑圖面,並藉由紅色箭頭去示意空氣流通預設的方向,做為風坑建構與採礦安全管理之參考,在礦場的規畫當中,確保穩定提供新鮮空氣十分重要,必須透過風速與礦坑段面積計算新鮮空氣流量,再搭配以坑內的礦工人數來評估是否需要提升空氣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