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未知。一名農夫揹著兩擔子的秧苗走在田埂上,走往預定要插秧的農地中。先在其他地方播種育苗,再移植到水田中要比直接在水田裡播種要更有利農事進行,這樣一來農民可以控制秧苗的密度、排列,秧苗將不會因為過於密集而互相競爭養分,同時也可以預先保留農民們在田裡移動的路徑,利於往後的除草、施肥等維護工作,此外稻穗收割時也不會因為太密集而難以下手。農民在插秧以前,多半會先使用正條密植器(或稱輪仔)在水田裡劃線,劃完線後田裡會有網格狀的線條,農民們便會在線條交錯的節點上插秧,這樣一來秧苗就會很整齊且有間隔的排列。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