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未知。水田整地完後,農民們開始將原先培育好的秧苗移種到水田中。此種做法是水稻栽種時常用的方法,藉由「分秧」的手段,農民們得以控制秧苗在田地裡的分布,如此一來便能夠主動地掌控水稻種植的密度及排。農民在插秧以前,多半會先使用正條密植器(或稱輪仔)在水田裡劃線,劃完線後田裡會有網格狀的線條,農民們便會在線條交錯的節點上插秧,這樣一來秧苗就會很整齊且有間隔的排列。插秧時,農民會取二到三根秧苗插在同一個點上,倘若之後有秧苗枯萎時,便會在同一個點上再補上預備用的秧苗。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