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農家生活(7):養鴨

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未知。農田附近的水池中蓄養著許多鴨子。農民在從事農耕空閒之餘也會從事其他生產活動,像是畜養家畜、魚,又或是種植生長期不同的作物來填補空閒,以此增加農家的作物、收入。畜養的鴨子除了當作肉鴨販售外,有些農民則會將鴨子帶到稻田中放牧,這稱為「合鴨農法」。合鴨農法是讓鴨子到稻田中捕食蟲子或吃雜草,同時鴨子的排泄物可以直接當作肥料增加農田養分,鴨子長成後則可以當作肉鴨,可說是一舉多得。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
  • 貢獻者
    檔案管理者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創作者
    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zh-TW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